这两日皇城内委实不太平。
就连与平日里与朝廷往来极不密切,几乎自成一派的惊鹊门上下,也议论纷纷。
听闻太子与二皇子双双做错了事,使得龙颜大怒,二皇子被关入思过阁,而太子更是入了幽囚居。
这幽囚居一听便知是个有进无出之所,乃当年太祖所建,历来关押的都是犯了重过的皇子,被关入幽囚居的皇子,比被贬为庶人还要不如,时时刻刻活在监视之下,被关入初期,还要历经责打、审问,将所犯过错一一自陈,要将同罪者全部供出。
大闵开国至今,被关入此地的皇子也不超过十名,这十名皇子下场都极为凄惨,其中结局最好的,也不过是一辈子终老于此,疯疯癫癫,至于其他皇子,更是不便细说,毕竟,从他们被关入幽囚居的那日开始,便已被从青史除名。
当今圣上当年遭逢构陷时,先帝便曾想将他关入幽囚居,为了不入幽囚居,圣上竟不惜带领三百亲兵连夜逃往鞑密——宁愿去敌国,也不愿入幽囚居,可见此地对于皇子来说是何等如炼狱一般的存在。
太子入内,听闻“随行”的还有一队鹰卫,想来,是要逼问太子什么问题,那么太子可能要经受的事,可想而知。
此外,二皇子府中也不太平,听闻二皇子的一个宠妾楚楚突发重疾,不治而亡,二皇子极为伤心,为其举办了颇为盛大的葬礼,还让自己最信任的亲卫郭新荣操持丧事。
加上莫天觉又突然对外公布采文得了疾病,暴毙而亡,自己要处理采文后事,故而暂时告假,惊鹊门上下一边为采文惋惜,一边感慨莫天觉实在有情有义,连个书童暴亡也要为其告假。
莫天觉不在惊鹊门,二皇子又被关押在思过阁,一时间惊鹊门上下几乎是群龙无首,大家都无心处理公务,而是聚在一起,讨论皇城之内那其实并不能讨论的事。
齐浩然刚和几位同僚交换了情报,大家都十分骇然,有人说太子色胆包天,同皇上皇宫妃子有染;有人说太子大逆不道,对圣上行了厌胜之术却被发现,使得圣上大怒……
总而言之,谣言纷飞,说什么的都有,但无一例外,毫无证据。
齐浩然听得啧啧称奇,一边心不在焉地赶去藏书阁。
空棺案还需收个尾,鹰卫那边还收押着宁县衙门上下的人。
虽然知道空棺案的棺木是如何操作,如何将人放走,但这幕后之人到底是谁,仍是个谜团,奈何林存善莫天觉不见人影,鹰卫那边也不好敦促,只能继续审问。
齐浩然作为惊鹊门之人,最初接手空棺案的,也只能认命地来不断寻找资料,为鹰卫提供线索。
藏书阁空荡荡的,几乎没有人,齐浩然轻点了一下被关押之人的卷宗,抱着那些厚厚的卷宗,打算在藏书阁找个空位直接坐下整理。
突然他看见一旁空桌边堆着厚厚的卷宗,卷宗后有个伏案的身影,一动不动。
齐浩然心头一惊,赶紧上前,推搡了一下那人。
好在那人被一推,便猛地坐直,齐浩然松了口气,却见居然——或者说,果然是池东清。
齐浩然心下了然,看了一眼他面前的卷宗,登时无语——又是柳县那个董家案!
“念双。”齐浩然一脸无奈,“你怎么还在查这董家案?前些日子开始到现在,这都多少天了……你着魔啦?这案子到底有何特殊之处的?”
池东清揉了揉眼睛,双目有点发红,显然是累极,他说:“没什么……就是觉得有点奇怪,想多看看。”
顿了顿,又说:“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。”
齐浩然“啧”了一声,说:“闲得……欸,你知不知道太子和二皇子的事?”
池东清一脸茫然地看着齐浩然,齐浩然猜到他不晓得此事,没办法,齐浩然现在沉迷董家案,且自从上次齐浩然打人,东院那群人看着他,便多少有些避着走了,自然不会跟他讨论这些事。
齐浩然绘声绘色地说了一会儿,池东清只听了片刻,便打了个哈欠。
齐浩然大为受伤:“你打什么哈欠?这天大的事,你居然没兴趣?!”
池东清又揉揉眼睛,低头看卷宗,一边道:“你都说了是天大的事,自与我们无关,有兴趣又能如何?上头如何风云变化,我们只需恪守本分便可。”
齐浩然抱拳:“念双境界,让人佩服,学之勉之。”
池东清才懒得理会他半认真半调侃的玩笑话,他瞥了一眼齐浩然手中的卷宗,有些疑惑:“你这是要找宁县空棺案的操纵者么?为何扯了鹰卫的卷宗来?”
齐浩然瞥了一眼,随手翻开,一边颇有些得意地笑了:“念双啊,你还是太过年少,让我来同你好好说道说道。”
池东清不想听,齐浩然却自顾自地说:“这空棺案,皇上是知晓的,三皇子也亲自去过宁县,可见是一桩大案,既是大案,就不容有差池。就好比鹰卫,他们这轮番审讯,定已发现一些人不可能有嫌疑,但却一个人也没放,为什么?还不是怕错放?宁可错抓,不可错放。”
池东清蹙了蹙眉,显然不认同这做事办法。
齐浩然道:“最重要的是,我觉得这人,是很难揪出来的。目前找出的假死囚犯和其家属都说了,他们都是通过纸张和一个黑衣黑帽人有交谈,对方总是在半夜而来,一言不发,也看不到任何特征。此人能想到空棺法,可见心思缜密,我觉得,这案子到最后,迟早是连坐整个宁县衙门。”
“这未免……”池东清的眉头皱的更厉害了,“为找出一个人,让那么多人无辜受牵连?”
“你也忒天真单纯了。”齐浩然不屑一顾地说,“宁县那地方,常年鼠疫,衙门上下都借着这东西发财,要说无辜,恐怕也找不出几个。”
池东清迟疑道:“我还是没明白,这和你看鹰卫卷宗有何关联?”
齐浩然嘿嘿地笑了一声,低声道:“因为我知道,鹰卫找不出那人,定要将过错甩给惊鹊门。惊鹊门与鹰卫的分工,本就是一笔烂账,这找嫌犯,按理说就是惊鹊门该做的,可两位大人找出了空棺秘密后,就忙得不见人影,我资质愚钝,如何从那茫茫多的宁县衙门人中找出幕后之人?得敦促鹰卫找,更不能让他们将过错甩在我头上。”
池东清多少有些无语,说:“所以?”
“所以,我要翻翻看,那些鹰卫中,是否有人和宁县有关系。”齐浩然笑得极其阴险,“鹰卫大多是北人,不少出身宁县,我到时候就写在卷宗里,递给鹰卫。鹰卫一看,定然觉得我是意有所指,说鹰卫中有人和宁县衙门勾结,所以才审不出个结果。”
池东清瞪大了眼睛,连瞌睡都消散得一干二净,指着齐浩然说:“你?!”
齐浩然按住他的食指,道:“放心放心,不是真的陷害,否则何必交给鹰卫?只是让他们晓得,我也有这层办法在。若他们能审出就最好,若审不出,也别想着将一切过错推给惊鹊门,咱们各领点罚,宁县老衙门呢,一个也别逃——如此一来,谁也不会受伤,这案子也不会错办!”
池东清简直不知说什么才好,齐浩然面不红耳不赤地得意一笑,还总结了一下:“这就是官场之中的智慧。”
“无耻!”池东清下了结论。
齐浩然“欸”了一声,显然十分不赞同,池东清还要说话,却又突然一顿。
他盯着齐浩然手中的卷宗看着,突然站起来,说:“当年……胡珏胡大人在惊鹊门任职时,鹰卫还隶属惊鹊门,对吗?”
“三年前莫大人去世,鹰卫才独立出去,你糊涂了?”齐浩然疑惑地看着他。
池东清指尖发抖,他说:“那,胡大人去柳县办案,岂非要鹰卫随行?”
齐浩然更加莫名其妙,说:“这是自然。”
池东清说:“那随行鹰卫,是否都该同去同归?胡大人回来了,他们是不是也都该回来?”
“是啊。”齐浩然说,“可能偶尔会因为要办事而耽搁吧。”
池东清疯了一般地开始翻旁边堆叠的卷宗,齐浩然吓了一跳,池东清却没有解释,池东清翻了半天,总算翻出两份卷宗,一边喃喃道:“我知道是哪里不对了,和柳县没关系,是鹰卫,是胡大人身边的鹰卫……”
齐浩然茫然地看着他,池东清说:“胡大人在柳县时,并未发生危急之事,鹰卫按理说,并无折损。他是处理完所有案子后回的长安,也不可能留鹰卫在那儿处理案子……可是,少了一个人。”
齐浩然说:“少了……谁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