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关门,陶生暧昧的目光都没收回去。
乔森大概也觉得莫名:“你学弟今天……”
顾深浅后背一僵,镇定道:“怎么?”
“一脸春色。”
“……”
顾深浅实在不想继续讨论,“楠姐和罗亚呢?”
乔森往右边指了指,罗亚站在拐角。
没见杨楠,估计也在他视线范围。
顾深浅说起正事:“楠姐说你已经把解思涵带回去了?”
“嗯。”
顾深浅犹豫着问:“她状态怎么样?”
乔森回忆了一遍,“不太好。”
“她事发后回家,没再出过门。技术开的锁,我们进去之后发现里面一片漆黑,遮光帘拉得死死的,灯也没开。她就蹲在房间的角落里,就连我们进去了也没反应。”
“她不惊讶,不慌张,不提问也不反抗,跟着我们回到特监处。整整24小时,不进食也不休息,只是坐在那儿。审讯的时候也什么都不说,只是说……”
乔森顿了顿,他看了顾深浅一眼,似是在权衡。
顾深浅没有一点闪躲,只是看着他。
他撇过脸,缓缓道:“她只说,‘我想见顾深浅’。”
顾深浅目光落在冰冷发灰的楼道,只觉荒诞。
杨楠回来被她吓了一跳:“你怎么了?脸色这么差?还有不舒服?”
“饿的。”顾深浅面无表情,“公费给我买个牛肉堡,这两天咖啡都没蹭上,我亏大了。”
“……好嘞。”
半小时后,顾深浅坐上了通往特监处的光轮车,一手牛肉堡一手咖啡,旁边摆了一桌子小食和水果。
乔森驾驶得很稳,杨楠在顾深浅旁边闭眼小憩,似乎是睡着了。罗亚调整了温度,替换了了更小声更舒缓的音乐。
车内很静,顾深浅兀自发呆,沿途的景象一点点从她眼前划过,她眼前却总不自觉闪过解思涵的脸。
解思涵。
她十五岁第一次参加线下赛,第一处见解思涵。
一开始能有印象,跟她那张精雕玉琢的脸脱不开干系,后来真的记住,是因为领奖时解思涵就在她旁边。
那天她们站在领奖台上,银牌的讲台比金牌矮上一些,她自上而下看见了解思涵的眼神。
委屈,不甘,想赢,和更多的自信。
她总相信自己一定会赢。
这眼神让顾深浅熟悉又陌生。
这让她回忆起比赛时候扫到的解思涵。
选手的工作台都是做了防偷窥措施的,她看不见解思涵在做什么,却能看到她举手投足间的贵气,利落不娇气。
向来不擅长主动与人交流的顾深浅,在那天回去之后,反复回看解思涵的作品展示视频,言辞恳切地写了三千字的长信。
……
然后删掉了。
还有机会遇到的,赛后当面说好了。
顾深浅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各类竞赛中度过的,从前都是线上赛,从此之后,她开始参加线下赛。
她很低调,参赛都是匿名,每次去现场脸上总得挂点什么,把巴掌大的脸全挡起来。
外公给她做了个普通材质的面具,这么一来虽然看不到她的脸,辨识度却很高。加上顾深浅名次总是靠前,知道她的人越来越多。
众人的注目让她感觉不适,却依然在每次进场时下意识找解思涵的身影。
只是再没见过解思涵。
后来,顾深浅的生活有了变动,她也慢慢不再参加了。
再后来顾深浅进入曼大,在学校偶然看见解思涵的时候,有点高兴。
她走得太快,顾深浅也缺少主动与人搭讪的勇气,还是没说上话。
但也不着急。
反正她们一个学校,总有机会。
可没想到,工学院这么大。
也没想到,机械工程是条一头走到黑的不归路。
新生超长时间的军训下来,顾深浅每天都能累成死狗。
好容易解放了,第二天就被告知专业课二十六篇教材都得背熟,还没背完又被教授带到实验室,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辨别材料,挖矿,打铁,举重等等。
那段时间顾深浅偶尔也会怀疑自己到底在学个什么专业。
也就是偶尔,因为时间不允许。
期中考完期末考,光打铁不行,还要带着脑子打铁。
她见到解思涵次数屈指可数,但偶尔有次在走廊遇到,她略腼腆地冲着解思涵笑,对方也回以笑容,点头问好。
顾深浅心里还挺美。
虽然课业繁重无暇社交,顾深浅的机甲路却要比别人顺畅得多。
同届还在背《机甲设计原理》时候,她已经开始从毕不了业的学长学姐那接活了。
代画项目设计图,代做项目计划书,模型搭建,效果制作……
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她做不了。
明码标价,童叟无欺。
不到两年她就攒够了第一笔启动资金,福至心灵时,工学院本届头一份战斗机甲项目计划书也横空出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