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衍指着稿纸上的报价,用毛笔圈出来一些数字。低头小声,“你们看这里,之前都是双数叠加,唯有七十三两,九十七两,还有后来的二百零五两是单数。”
墨浸悠从墨衍手里拿过笔,圈了一个二百三十两,偏头看向二人。“这个人很奇怪,之前从未报价,偏生价格高时开口。观其衣着用的也只是寻常的草棉,虎口有茧。”
历刺史思索过后,双眼亮了起来。眼色暗示墨浸悠两人回旅舍商议。
云山旅舍内,伙计取了两支白蜡烛送进了历刺史屋内。等伙计离开后,墨浸悠两人先后进了历刺史房中。“坐下说吧,二位。”历政提起茶壶,一人倒了一杯茶。
历政从袖中拿出一幅云城地图,“大人请看,当时报价的七十三,九十七,二百三十连起来就是云城易县的一首童谣,”
梯田上,云城稻香飘满乡,
古桥旁,易水悠悠映月光。
石板桥上走一趟,易县风情入心房。
七十三岁老人讲,往昔岁月多辉煌,
九十七岁阿婆笑,儿孙满堂乐安康。
二百三十忠胆心,紧紧相连情意长。
“这二百三十忠胆心,指的是往昔的南国守易县的二百三十死士,为给主力拖延时间,粮绝后硬是死守了整整五天。”墨浸悠沉声应了一声。
“所以根据这首童谣,我推断私盐交易地点极有可能在易县。”历政说完抬头看向剩余两人。
墨衍思虑过后,提出提前前往易县埋伏。但是具体选址墨衍推荐易水河畔唯一的渡口。历政意见与墨衍相左,认为渡口太过惹眼,提议选水次仓附近。“浸悠,你认为更稳妥的是哪个?”
墨浸悠回过神,顿了下后认可了墨衍的方案。“水次仓由官府看管,易县县令裴容为人正直,口碑不差,勾结之事应该不会。”
裴容,此解药可用一年,一年之后再取解药。你既想离开沉烟楼,就要遵守规矩。裴容知道,多谢阁主昔年救命之恩,裴容在此拜别。山高路远,各自珍重。
面纱之下,沉烟楼阁主眼中隐着一分失落,都走了么。
次日清晨,三人结伴出发,墨浸悠与墨衍同乘一匹马。